咨询热线 / HOTLINE

18673095898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 > 白石茶咏

仙雾灵芽,陆羽称奇——品李茂华《咏白石毛尖》的茶韵诗魂》

 / 钟华欣


李茂华《咏白石毛尖》诗云:

白石山峦雾气仙,

毛尖滴翠舞翩跹。

招徕陆羽频夸赞,

遗梦千年今日圆。

李茂华的《咏白石毛尖》短短四句,却如一杯清香四溢的白石毛尖茶,将茶叶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历史底蕴与品质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白石山峦雾气仙”,首句便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白石毛尖生长的独特环境。“白石山峦”点明产地,赋予诗歌地域特色;“雾气仙”三字更是精妙,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的景象。这种超凡脱俗的生长环境,暗示了白石毛尖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为其品质奠定了基础,也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云雾弥漫的山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好。此诗将陆羽《茶经》"阳崖阴林"的选址智慧具象化为“白石山峦雾气仙”的立体画面。

“毛尖滴翠舞翩跹”,此句着重描写白石毛尖茶叶的形态。“滴翠”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茶叶色泽鲜绿欲滴,充满生机与活力;“舞翩跹”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茶叶以灵动的姿态,仿佛茶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极具动态美感。这不仅让读者直观地看到了茶叶的外形之美,更传递出一种灵动鲜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白石毛尖的独特韵味。此诗暗合唐代元稹宝塔体《茶》诗中"香叶,嫩芽"的意象提炼。“滴翠舞翩跹”实现视觉(翠色)、触觉(滴露)、动觉(舞姿)的三重通感,较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纯视觉描写更为立体。这种全息感知的描写方式,暗合现代感官美学的“联觉”理论。

“招徕陆羽频夸赞”,巧妙地引用了茶圣陆羽这一典故。陆羽著有《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茶界有着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诗歌中说白石毛尖能招徕陆羽的频频夸赞,以夸张的手法侧面烘托出白石毛尖品质的卓越超群,将其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相联系,提升了白石毛尖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使读者对其品质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往之情。“招徕陆羽”典故可参照齐己《咏茶十二韵》"贡献入秦京"朝贡体系解读。诗中陆羽既是品质认证者,更是文化符号,与朱熹《茶灶》“仙翁遗石灶”共同构建了“茶道通仙”的审美体系。这种双重象征较单纯用典更具深度。


“遗梦千年今日圆”,收束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遗梦千年”既呼应了前文陆羽的典故,展现出人们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和向往由来已久;“今日圆”则点明白石毛尖的出现,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的梦想,表达了对白石毛尖诞生的欣喜与自豪之情,也暗示了其在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富有韵味的句号。末句突破卢仝《七碗茶歌》的瞬时体验,形成“历史纵深+当下圆满”的时空结构。这种“千年一瞬”的写法,较之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的线性叙事又有创新,似乎更有张力。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环境描写到形态刻画,再到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情感的抒发,层层递进,浑然一体。语言清新自然,却又不乏诗意与韵味,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和典故运用,将白石毛尖的魅力展现得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白石毛尖的喜爱和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此诗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成就,更在于为湖南名茶白石毛尖构建了完整的诗性DNA——从地质基因(白石)、生态密码(雾气)、形态特征(滴翠)到文化认同(陆羽),最终达成“千年一瞬”的品牌叙事。这种“四维一体”的创作范式,对当代茶文化传播具有方法论意义。

(白石茶业茶文化研究中心)



服务咨询热线:

18673095898

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0730-3966869

传真:0730-3966869

邮编:414300

手机:18673095898 13874091168 18974003993

公司地址: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白石天车岭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QQ客服

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18673095898 13874091168 1897400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