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志词《卜算子咏茶树》评析
晨曦
【内容提要】陈奇志先生的《卜算子・咏茶树》一词,以其独特的笔触与深邃的意境,为我们勾勒出茶树的别样风姿。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茶树的外在形态,更挖掘出其内在的精神品质。
【原词呈现】
卜算子・咏茶树
陈奇志
翠影隐云间,峻岫离尘幻。
朝赏凝珠暮裹寒,素魄偏垂眷。
无意斗芳妍,静守幽林畔。
晒炒揉烘馥自来,雅韵千秋赞。
(2025年1月7日晚创作于临湘白石茶园)
【笺注】
峻岫,指深山峻岭。
尘幻,意思是尘世如虚幻,佛教以尘世为虚幻之境。
素魄,月的别称,源自南朝·梁·简文帝《京洛篇》:“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垂眷,指俯念、关怀。
斗芳妍:宋代韩维《夫人阁四首》云:“不待东风报花信,红酥采缕斗芳妍。”
晒炒揉烘:制茶术语,四个重要工序。
馥,气味芬芳、香气很浓的意思,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千秋岁》一文:“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赏析】
湖南茶人陈奇志先生的《卜算子・咏茶树》一词,犹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以茶树为笔触,蘸着诗意与哲思的墨彩,勾勒出茶树独特的风姿与神韵。词中意象多元、笔触精妙,不仅描绘了茶树的外在形态,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成就了一篇文学佳作。
一、开篇:勾勒仙山秘境,晕染超凡意境
“翠影隐云间,峻岫离尘幻。”词的开篇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茶树的生长环境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翠影,是茶树鲜嫩的叶片在云雾间若隐若现的身影,它们如同仙子的裙摆,在缭绕的云雾中翩翩起舞,引人遐想。峻岫,则描绘出深山峻岭的磅礴与巍峨,强调了茶树生长之地的僻远与神秘。而“离尘幻”三字,更是将茶树置于尘世之外的仙境之中,使其超凡脱俗的意境跃然纸上。
二、朝暮绘景:捕捉光影瞬变,礼赞月辉恩宠
“朝赏凝珠暮裹寒,素魄偏垂眷。”词人在此处化身为时光的捕手,精准地捕捉了茶树一日间的美丽变化。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吻茶树,叶片上凝结的露珠如同串串晶莹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到了日暮时分,寒意渐浓,茶树则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清冷而孤寂。夜幕降临,素魄(月光)如同一位温柔的守护者,将清辉洒向茶树,使其在银白的月色下更显遗世独立,诗意盎然。
三、高洁品性:摒弃繁华逐竞,坚守静谧本真
“无意斗芳妍,静守幽林畔。”短短十字,却掷地有声地展现了茶树的卓然风骨。在繁花似锦、群芳斗艳的自然舞台上,茶树却如同一位隐者,不逐潮流、不慕虚荣,毅然选择扎根幽静林畔,独守一方安宁。这种淡泊名利、安于寂静的精神内核,如同清泉一般洗涤着人们的心灵,引人自省与深思。
四、制茶华章:演绎蜕变传奇,沉淀千秋雅韵
“晒炒揉烘馥自来,雅韵千秋赞。”词人在此处巧妙地将视角从自然之美转向了人文匠心。晒、炒、揉、烘,这四个简洁有力的制茶术语,串联起了茶叶从鲜叶到香茗的华丽蜕变之旅。在匠人的巧手与高温的烘焙下,茶叶仿佛获得了新生,馥郁的香气四溢飘散,沁人心脾。而“雅韵千秋赞”则是对茶树及茶叶跨越时空的颂歌,承载着世世代代人们对它们的深情厚谊与崇高赞誉。
五、综述:文学瑰宝耀世,精神灯塔引航
综上所述,陈奇志先生的《卜算子・咏茶树》一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茶树的魅力与高雅气质。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如同一座精神灯塔,以茶树的内敛、坚韧与淡泊为现代人点亮了追寻内心宁静与本真之路的明灯。在品味茶香之余,我们更能细品诗意、感悟人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与智慧启迪。
【相关点评】
陈奇志的《卜算子・咏茶树》文学价值分析
李 伩 点评
茶树是什么?植物学视野中的茶树,它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植物,常呈丛生灌木状;叶薄革质,椭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柄短,先端钝尖;花成聚伞花序,白色;蒴果球形;种子棕褐色。茶树在湖南茶人陈奇志的笔下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词云:
翠影隐云间,峻岫离尘幻。朝赏凝珠暮裹寒,素魄偏垂眷。
无意斗芳妍,静守幽林畔。晒炒揉烘馥自来,雅韵千秋赞。
该词在文学上的独特之处,体现在题材新颖、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等方面,这些使得该词成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一、题材新颖,寓意深远
该词以茶树为题材,这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多见。通过描绘茶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制茶过程,词人不仅展现了茶树的自然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如坚韧、淡泊、高雅等,从而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寓意和哲理思考。
二、意象丰富,意境幽远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翠影”“云”“峻岫”“素魄”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幽静神秘的意境。读者在品读这些诗句时,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那片静谧而美丽的茶园景象。
三、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全词押寒韵(an,ian,uan,üan),韵脚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句子结构紧凑,用词精准,既符合古典诗词的规范,又融入了现代诗歌的元素,使得整首词既传统又新颖。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和艺术感染力。
四、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词人在创作此词时,不仅注重描绘茶树的自然美和内在品质,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赞美茶树的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等品质,词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思和感悟。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五、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茶文化
该词通过描绘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制茶过程,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晒”是加工乌龙茶、白茶、晒青绿茶、黑茶的工序,“炒”是加工绿茶的工序,“揉”是除加工白茶、君山银针以外的通用工序,“烘”也是通用工序。读者在品读此词时,不仅能够感受到茶树特有的魅力,还能了解制茶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荐稿:白石茶业茶文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 tianchel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9312号